欢迎光临配音_配音网_专业配音_配音公司_网络配音_配音网站-众声传媒!

网站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

AI语音与配音师的对立
发布时间:2024-05-22
随着近些年AI的高速发展,其对配音行业的影响也开始初步显现。如知名配音演员赵乾景在微博宣布将声音授权给AI有声剧《凡人修仙传》,引发轩然大波。
 
4月24日,配音演员赵乾景宣布,将声音授权给TME出品的AI有声剧《凡人修仙传》,并由TME天琴实验室琴语引擎训练出多音色AI人声,实现赵乾景“一人分饰多角”。消息一经发出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认为运用AI新技术是大势所趋,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配音艺术的践踏。日前,赵乾景在直播中回应,自己喜欢尝试新领域,声音AI授权后,并不代表自己以后不配音了,还是会去配好的角色,把它演绎好。“任何新生的事物,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能说谁对谁错。”
 
碰巧的是,就在赵乾景宣布将声音授权给TME出品的AI有声剧《凡人修仙传》的前一天,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
 
原告殷某是一名配音师,曾接受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的委托录制录音制品,该公司将该录音制品的音频提供给某软件公司。该软件公司仅以殷某录制的录音制品作为素材进行AI化处理,生成涉案文本转语音产品并在上海某网络科技公司运营的云服务平台出售。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与北京某科技发展公司签订在线服务买卖合同,获得涉案文本转语音产品,并且在未经技术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调取并生成文本转语音产品在其平台中使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因被告某软件公司系仅使用原告殷某个人声音开发涉案文本转语音产品,该AI声音与原告的音色、语调、发音风格等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引起一般人产生与原告有关的思想或感情活动,能够将该声音联系到原告本人,进而识别出原告的主体身份。因此,原告声音权益及于涉案AI声音。被告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某软件公司未经原告许可AI化使用了原告声音,构成对原告声音权益的侵犯。被告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上海某网络科技公司、北京某科技发展公司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院最后判决,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礼道歉,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偿损失共计25万元。
 
无独有偶,2024年5月19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两名配音演员Paul Skye Lehrman和Linnea Sage近日声称,AI初创公司Lovo在未经自己许可的情况下,“复制”了他们的声音,并对该公司提起诉讼。
 
Lehrman和Sage分别在2020年和2019年获得“提供旁白叙述服务”“广告测试脚本”的工作要求,并被告知语音样本将“仅限用于学术研究目的,不会用于其他用途”“相关测试内容不会对外公开”。他们分别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1200美元和400美元的报酬。后来,他们都在YouTube上看到了使用自己的声音制作了AI语音的视频。
 
Lehrman和Sage声称,当初联系他们的人是Lovo的员工,然后该公司谎称他们的声音样本将被用于研究或测试目的,后来却被这家AI公司用于违规途径。这些配音演员正在寻求500多万美元的损失赔偿,并要求法院下令阻止Lovo继续使用他们的声音。目前案件仍在审理阶段,暂无后续。
 
可以看出,在AI进军配音产业的过程中,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AI配音是否会损害配音艺术性、配音员与AI配音如何共存、音源所属配音员权益保障等问题,这也是所有正在探索AI语音的公司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山东妙音传媒作为商业配音行业内率先进行AI语音应用尝试的公司,将会全力保护配音师的权益,为行业在新领域的发展规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众声传媒配音网是国内拥有良好口碑和知名度的配音公司,众声传媒配音公司提供:专题片配音、宣传片配音、广告录音配音、朗读配音、多媒体配音、企业彩铃配音等各类配音制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