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用勤劳和智慧为社会经济发展默默地奉献力量,他们因家庭的原因,而过早地体验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生活原本就是一场不幸。他们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哪怕只是过着清苦的日子;他们弱小的身躯,找不到可依靠的肩膀,生活让这些孩子过早地搭上成熟的列车;孤独的守望和无尽的期盼,占据了他们童年记忆的天空;一双双守望的眼神,透着对父母和亲人的思念。在我们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村小,甚至每一个窗口,都有一双充满期盼的眼神和等待温暖的小手。据统计,广安市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共有837648人,其中留守学生(儿童)312073人,占总人口37.25%。
亲情饥渴,是所有留守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它给孩子的伤害犹如一场噩梦留下的阴影,有时,并不亚于一场疾病带来的痛苦。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注重强化舆论宣传、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及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党政主导、群团联动、部门配合、社会推进”的工作格局。“精准关爱、阳光成长”筹资40万元,在全市6个区市县的7个贫困村,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健康辅导、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兴趣培养等内容的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公益项目,温暖计划、雨露计划等一个个特色项目,让近2000名留守儿童感受到爱的温暖。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这场爱的接力。
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关注留守学生,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留守学生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代表,他们自信自强,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们奋发奋进,用有优异的成绩回报辛苦付出的父母;他们有德有爱,用感恩的行动证明了留守儿童同样是接力中国的希望力量。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姐弟俩简园和简华银的童年里,父母只是他们身边的过客,亲情在他们心中飘摇,他们在没有怜爱,没有关怀,承受着孤独与伤痛渐渐长大。
10岁的简园、6岁的简华银两姐弟出生在邻水县坛同镇新拱桥村,父亲简靖因病去世,母亲谢芳离家出走,现已改嫁。家中只有年过8旬的爷爷、奶奶。他们体弱多病,一直靠种庄稼、养牲口过日子。
简园为了爷爷奶奶、为了弟弟不得不一夜长成大人,砍柴、种菜、洗衣做饭,扛起这个家。听了这话,记者心里酸酸的,这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孩子多么简单的心愿啊!让我们大家尽力帮助这个孩子。
当风雨交加的夜晚,空房里摇曳着烛光,泪水就会在眼中悄悄地留淌,妈妈呀,我是一只孤独的小羊,盼着黑暗的夜早点天亮。好久没有人牵我的手,好久没有人摸我的头,好久没有人叫我宝贝,好久没有人背着我走。当别的孩子叫一声妈妈——那是我最想你的时候。
华蓥市明月镇是留守学生比较典型的乡镇。据初步统计,该镇外出务工劳动力上千人,占全镇劳动力的78%,他们的孩子大多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成为留守儿童。当这些孩子独处的时候,他们便开始想念他们的父母......
华蓥市明月镇红光村的周士翔,今年9岁,是华蓥市三圣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留守学生,爱好打乒乓球。父亲多年前意外事故右被截肢,但因生活所迫,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妻子外出打工挣钱,勉强养活一家人。
我们的结对帮扶才刚刚起步,通过与这些留守学生交谈,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成长和经历,我们带给他们的并不多,能为他们做的事也那么的微乎其微,我们记录下这群孩子们的生活与现状,而他们需要的还有很多,在需要亲情与温暖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及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