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配音_配音网_专业配音_配音公司_网络配音_配音网站-众声传媒!

网站位置:主页 > 配音文案 > 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

文章目录
政府部门解说词范文 (435)
企业专题解说词范文 (1091)
学校专题解说词范文 (431)
历史文化解说词范文 (36)
医疗卫生解说词范文 (117)
城市宣传解说词范文 (418)
旅游景区解说词范文 (185)
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128)
电视新闻解说稿范文 (28)
会议活动解说词范文 (24)
人物专题解说词范文 (124)
电视诗歌散文 (17)
导游解说词范文 (8)
彩铃广告词内容范文 (342)
影视广告文案 (520)
理论研究文章 (1)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西安镇申报片配音解说词
发布时间:2019-06-22
专题配音、广告配音等,请添加微信或电话咨询:18989190523
这是一个近400年的文化古镇,在这块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灵动着一群浪跷人的身影,辽河水是他们的艺术之源,黑土地是他们的艺术之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铸就了西安镇民间文化艺术之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洗淘下,上口子高跷秧歌、小亮沟苇草编织技艺等民间艺术在西安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积淀、传承、发展、创新,孕育了无数的当地民间艺人,创造了丰富的地域特色民间文化。
在西安镇当地民间艺术中,上口子高跷秧歌独树一帜。
上口子高跷秧歌是辽南秧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最早形成于康熙年间,历经六代传承人,300多年历史。
上口子高跷秧歌根植于民间,借鉴戏曲和杂技角色夸张、诙谐表演风格,喜庆热烈,独具特色。他们创作的“大飞人”、“大飞轮”、“孔雀开屏”、“拿大顶”等多项高难度表演节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1992年9月代表辽宁省辽南高跷秧歌队参加全国天津“南开杯”友好城市民间艺术广场邀请赛,技压群英,荣获最佳表演奖。 2006年,上口子高跷秧歌第六代传承人张忠贤带领新一代高跷人,不断攀向高跷秧歌艺术高峰,研发了“鲤鱼打挺、蝎子爬城、小翻、三节楼”等绝活。同时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为艺术的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2008年,上口子高跷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12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最高奖项“山花奖”。2013年,应邀参加“十二运”开幕式暖场演出。
目前,上口子高跷秧歌队已发展队员50余人,阵容庞大、演员年轻、演技精湛,多次代表省、市、区参加各种赛事演出,摘金夺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享有“大辽河畔浪跷人”的美称,极大地提高了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省级非遗项目盘锦小亮沟苇艺草编,起源于清顺治拨民年间,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凭个人悟性发明创造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历经几代人传承,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盘锦市民间文化品牌。
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小亮沟苇草编织技艺合作社,研发出六个系列几十种手工编织品,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文化产业。其技艺传承人多次受到鲁迅美术学院大连金石滩分校、大连理工盘锦校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等地邀请,传授苇草编织技艺,并承揽国家农业部农展馆、杭州国际会展中心等苇草编织大型主题作品展会。
西安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工作的发展,不断注入文化资金,深度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优势,精心培育文化品牌。近年来,全镇发展高跷、秧歌、小剧团和健身广场舞等民间文艺团体23个,培树乡贤文化骨干300名,队伍近千人。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个,推进了西安镇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2015年,建成“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匾额由现任辽宁省文联第八届名誉主席郭兴文题写。
    民间文化在于传承,更在于发展。通过文化“三下乡”、文艺演出、举办培训班、校园艺术节等形式,让民间艺术植根沃土,异彩缤纷,盛开怒放。
专题配音www.cnpy.net)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专业网络配音服务机构,主要包括: 广告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宣传片配音,粤语配音,英语配音,日语配音,韩语配音,模仿配音,课件配音,商场促销配音,电视直销配音,动画片配音,多媒体课件录音,游戏配音,电台包装配音,新闻配音等网络配音,配音公司拥有专业的数字录音棚,配音员,配音员均来自省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配音工作室能提供多语种配音录音服务
相关样音试听
样音名称
试听
样音名称
试听
样音名称
试听